1.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
點擊復制微信號
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從2006年32.5%降至2022年27.7%,轉型升級壓力巨大。同時,勞動年齡人口年均減少400萬(2020-2023),用工成本十年增長167%(2013-2023),迫使企業從“人海戰術”轉向“精益少人化”,并需通過標準化降低培訓成本。國家雙碳目標要求單位能耗下降13.5%,而精益管理可顯著降低車間能耗(如某汽車廠實測降15-30%)。
行業標準不斷提升:汽車主機廠JIT交付要求縮短至2小時,零部件企業班組換模標準需<10分鐘;電子制造業產品迭代周期減半至6個月,要求班組技能矩陣化(掌握3+工藝);化工能源企業強化安全“雙控”,需落實班組安全行為標準化清單(如50項)。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測評標準(2023版)》明確要求班組級數字化覆蓋率達85%+。
企業內生需求強烈:推行班組標準化可顯著提升質量一致性(如某家電直通率從82%→94%)、減少班次偏差(如特斯拉<3%)、降低新生代員工溝通成本(某調研降37%),并增強供應鏈韌性(要求班組具備30%產能彈性)。豐田等企業標準作業已覆蓋200+異常場景。
技術賦能要求基礎標準化:數字化車間需統一班組數據采集(如設備OEE國標GB/T 40665-2021);AI應用依賴結構化數據積累(某企業AI排程準確率達92%);IIoT設備互聯要求點檢數據標準化(如振動/溫度采集)。
國家政策強力推動:《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》要求規上企業2025年前100%建立班組質量標準;“精益班組管理”納入《“十四五”職業技能培訓規劃》新職業認證;ISO 18404:2015國際標準明確班組級精益管理指標。
● 掌握七大浪費識別法及VSM工具,實施產線成本優化
● 學會構建員工技能矩陣圖,應用OJT四階段法培養多能工
● 應用標準作業組合票優化人機協同,掌握OEE計算分析方法
● 掌握KYT危險預知四階段法,提升現場安全風險識別能力
● 運用5S三定原則與可視化管理工具,規范現場物品管理
第一部分:體系筑基篇——精益班組管理框架構建
第一講:班組指標管理體系建設
一、生產現場管理常見困惑
1. 管理者挑戰
1)指標分解不清晰
2)執行過程缺乏監控
2. 班組長痛點
1)日常事務與指標脫節
2)改善方向不明確
二、班組績效指標來源
1. 分解路徑
公司戰略 → 部門KPI → 車間目標 → 班組過程指標
2. 戰略關聯性
——班組活動需直接支撐QCD(質量/成本/交付)目標
三、班組長現場管理職責
1. 雙重角色
1)監督者:生產執行與異常響應
2)改善者:持續優化SQCD(安全/質量/成本/交付)
2. 核心使命:以最小成本準時交付合格產品
四、現場管理七大任務
1. 成本管理
2. 品質管理
3. 生產管理
4. 人員管理
5. 設備管理
6. 5S管理
7. 安全管理
五、班組任務目標選定
——指標類型
1. 結果指標(如不良率)
2. 過程指標(如點檢完成率)
3. 質量目標:一次合格率97% → 轉化為“錯漏裝缺陷≤2次/班”
案例:QCD指標管理
目視化工具:生產看板(實時數據+趨勢圖)
分析方法:魚骨圖(根因分析)、柏拉圖(問題優先級排序)
第二部分:流程實戰篇——班組長七大管理職能標準化手冊
職能一:成本管理
目的:通過消除浪費實現利潤最大化,建立“利潤=售價-成本”的精益成本觀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浪費識別
1)七大浪費類型:搬運/等待/過度加工/庫存/動作/不良品/過量生產
2)增值與非增值活動分析法(VSM價值流圖)
2. 改善措施
1)作業動作優化(減少附隨動作30%)
2)生產線平衡率提升(目標≥85%)
二、管理工具落地
1. 成本控制看板(實時顯示物料損耗率)
2. 浪費檢查清單(含20項典型浪費場景)
浪費識別實戰:分組觀察車間視頻片段,用“七大浪費檢查表”標注浪費點,小組PK找出最多有效浪費
工具:浪費分類卡片、計時器
案例:某汽車部件廠通過VSM分析,將搬運距離從120米縮短至35米,年節省運輸成本87萬元
討論點:如何說服員工改變原有物料擺放習慣
案例:座椅裝配線通過動作分析,重拍、取消無效動作,單件工時降低
沖突點:老員工以“一直這么做”拒絕改變
職能二:品質管理
目的:實現“三不原則”:不接受/不制造/不流出不良品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預防控制
1)防錯裝置(Poka-yoke)應用
2)4M變更管理(人/機/料/法變更前驗證)
2. 過程管控
1)首件檢驗+末件對比
2)關鍵特性CPK監控(≥1.33)
二、管理工具應用
1. 質量異常快速響應卡(5分鐘響應機制)
2. 缺陷分類柏拉圖(TOP3問題聚焦)
課堂練習:防錯裝置設計、質量數據診斷
——分析提供的柏拉圖,小組討論制定TOP3不良的改善對策
數據:某月缺陷數據表
職能三:生產管理
目的: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,達成質量/成本/交付目標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計劃控制
1)滾動式生產排程(±5%調整容差)
2)Andon系統異常響應(三級升級機制)
2. 效率提升
1)TPM全員生產維護(設備OEE≥90%)
2)標準作業組合票(人機協同優化)
二、管理工具應用
1. 生產進度跟蹤看板(小時產出達成率)
2. 在制品周轉監控表(紅線庫存預警)
課堂練習:OEE計算競賽——根據設備日志數據,各組計算OEE并分析損失最大的環節
數據:某機床床24小時運行記錄
案例A:食品廠因未更新排程表,導致保質期臨界產品被優先生產造成報廢
關鍵點:計劃員未參加早會
案例B:通過標準作業組合票優化,將換模時間壓縮
創新點:平行作業法應用
職能四:人員管理
目的:培養“自働化”多能工,實現少人化高效生產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能力建設
1)技能矩陣圖(每人≥3項技能認證)
2)OJT四階段教導法(準備→示范→試做→跟進)
2. 績效驅動
1)每日績效可視化(產量/質量/改善積分)
2)輪崗計劃(每季度崗位輪換率20%)
二、管理工具應用
1. 多能工培養路線圖(含認證標準)
2. 員工狀態管理看板(出勤/技能/情緒指數)
課堂練習:技能矩陣構建-根據虛構班組人員檔案,完成技能評估矩陣并制定3個月培養計劃
背景:新老員工比例1:3的裝配班組
職能五:設備管理
管理目的:確保設備零故障運行,綜合效率最大化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預防維護
1)三級點檢體系(操作工/班長/技術員)
2)潤滑基準書(含28個關鍵潤滑點)
2. 快速應對
1)故障樹分析(FTA)
2)備件3定管理(定點/定量/定容)
二、管理工具應用
1. 設備健康狀態指示燈(綠/黃/紅三色管理)
2. MTBF/MTTR趨勢分析圖(月度環比改善)
課堂練習
點檢表優化:對比傳統點檢表與自主維護點檢表,重新設計更高效的檢查流程
素材:兩種點檢表樣本
故障樹構建:針對"液壓系統壓力不足"故障,用白板完成FTA分析
提示:從人機料法環五個維度
職能六:5S管理
目的:創造“一目了然”的現場,提升效率與安全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標準建立
1)物品三定原則:定點/定容/定量
2)可視化管理:形跡/色標/定位線
2. 持續維持
1)紅牌作戰:每周非必需品清理
2)5S積分制:與績效獎金掛鉤
二、管理工具應用
1. 5S巡檢評分表(含50項檢查要點)
2. 改善前后對比照片墻(每周更新)
課堂練習
紅牌作戰模擬:在教室布置模擬車間,各組貼紅牌并說明理由
道具:紅牌貼紙、物品清單
5S評分實戰:觀看車間實景照片,按評分表打分并指出改進點
工具:5S檢查表(簡化版)
實戰案例:某德通過形跡管理,工具尋找時間從平均4.3分鐘降至0.7分鐘
阻力:初期員工認為“浪費時間”
職能七:安全管理
目的:實現“零事故、零傷害”生產環境
一、核心方法盤點
1. 風險防控
1)KYT危險預知訓練(4階段法)
2)安全防護"四不放過"原則
2. 文化建設
1)嚇一跳事件分享(每周案例)
2)安全行為積分制(正向激勵)
二、管理工具應用
1. 安全風險矩陣圖(LEC評估法)
2. 應急響應流程圖(含聯系人速查表)
課堂練習:KYT訓練——觀看作業視頻,分階段完成危險預知分析
案例:建筑工地因未執行"四不放過",同類墜落事故三個月內重復發生
漏洞:未安裝臨時防護欄
案例:通過"安全積分換休假"制度,員工主動上報隱患增長300%
關鍵:即時獎勵可視化
第三部分:執行標準篇——標準化執行與持續改善
第一講:班組管理流程標準化
一、管理流程總覽
1. 指標分解
2. 職責明確
3. 表單設計
4. 任務卡執行
二、日常管理流程
1. 時間軸管理
1)班前準備
2)班前會(10步法)
3)首件確認
4)第一輪巡檢
5)員工觀察
6)改善推進
7)數據更新
8)交接班
2. 班前會標準化
1)10步流程
——全員列隊、儀容儀表、員工問好、出勤確認、績效回顧、風險預警、生產計劃、公司信息、員工參與互動、現場提問
2)創新實踐:現場問題可視化
【工具與方法應用】
1. 問題解決循環
步驟:發現問題 → 分析原因 → 實施對策 → 標準化
工具包:5Why分析法、A3報告模板
2. 5S管理深化
進階技巧:紅牌作戰(非必需品標識)、定點攝影(改善對比)
聯系電話:4006-900-901
微信咨詢:威才客服
企業郵箱:shwczx@shwczx.com
深耕中國制造業
助力企業轉型
2021年度咨詢客戶數
資深實戰導師
客戶滿意度
續單和轉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