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
點擊復制微信號
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在制造業領域,設備是企業開展生產活動的核心要素,其運行狀態直接關乎產品質量、生產效率與企業成本。
目前制造業轉型壓力,全球競爭加劇:中國制造業OEE平均僅60%(日德標桿企業達85%)。成本剛性上升設備,麥肯錫2023報告突發故障導致年損失高達產值的8-12%。設備管理新挑戰,智能化設備增多,傳統“壞了再修”模式無法適應數控設備復雜性。人才斷層,老技工退休,新員工設備維護能力不足。政策驅動,工信部《智能工廠成熟度模型》將TPM列為關鍵評估項。歐盟CE認證要求企業證明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。
本課程面向實操與應用,重點包含了自主保全、計劃保全和設備考核三個主要方面,引導企業推進TPM的實戰,旨在解決當前多數企業對TPM的方法和技術存在“不清晰”“不透徹”“不落地”等痛點問題,使企業獲得實在的收益。
● 掌握TPM八大支柱核心(AM/PM等)及OEE、MTBF/MTTR關鍵指標分析能力
● 精通設備點檢、5S管理、WHY-WHY分析等工具,具備實施自主維護(AM)實操技能
● 學會運用焦點改善方法,識別設備損失源(兩源),制定提升OEE 30%的改善方案
● 掌握預防性維護計劃制定與優化方法,有效降低MTTR,提升設備可靠性
● 具備推動TPM項目落地、解決跨部門協作障礙及激活一線員工參與的能力
第一講:認知——TPM全景認知與核心內容
一、TPM的定義和目標
二、TPM的起源與發展
1. 起源:20世紀50-60年代
2. 發展歷程
階段1:1970s-1980s(日本本土推廣)
階段2:1990s(全球化傳播)
階段3:2000s-至今(數字化與智能化)
三、TPM的三大核心理念
1. 全員參與(操作員與維護人員共同負責設備)
2. 自主維護(操作員參與基礎維護)
3. 持續改善(Kaizen)
四、TPM的八大支柱
1. 自主維護(AM):操作員承擔清潔、潤滑、緊固等基礎維護
案例:某汽車廠通過AM減少設備停機
2. 計劃維護(PM):基于數據的預防性維護計劃
3. 焦點改善(Kobetsu Kaizen):針對性解決設備瓶頸問題
案例:食品企業通過縮短換模時間提升OEE(設備綜合效率)
4. 教育培訓:跨職能培訓(操作員學習基礎維修技能)
5. 其他支柱:初期管理、質量管理、安全與環境、辦公室TPM
第二講:體系——實施設備KPI管理
一、實施設備KPI管理系統的核心目標
——通過數據驅動決策,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的高效、可靠、經濟運營
二、設備KPI指標體系設計
1. 關鍵績效指標(KPI)分類
1)效率維度:設備綜合效率(OEE)
2)可靠性維度
3)維修維度:平均修復時間(MTTR)
4)成本維度
5)安全維度:千臺設備事故率
2. 分層指標管理
1)公司級:OEE、MTBF、維護成本占比
2)車間級:設備可用率、故障頻率、備件周轉率
3)單機級:換模時間、能耗效率、精度偏移量
三、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
1. 數據來源
1)數據類型
2)采集方式
3)工具/技術
2. 數據治理要點
1)標準化
2)實時化
3)可視化
四、KPI分析與應用場景
1. 根因分析工具
2. 典型改善場景
五、持續優化機制
1. PDCA循環應用
1)Plan:基于KPI差距制定年度維護預算
例如:OEE提升5%需投入¥80萬
2)Do:試點預測性維護(振動監測)降低突發故障
3)Check:月度KPI評審會分析改善效果
4)Act:將有效措施寫入《設備維護標準》
2. 數字化升級路徑
六、行業差異化策略
要素:行業核心KPI、管理重點
1. 不同行業的差異化策略
1)汽車制造:OEE、換模時間→快速換模(SMED)標準化
2)半導體:設備稼動率、粒子污染數→無塵室設備維護規范
3)石油化工:MTBF、千臺事故率→RBI(基于風險的檢測)
4)食品飲料:CIP時間、衛生合規率→易清潔設計(EHEDG認證)
2. 實施成功要素
1)領導層支持:將設備KPI納入經營會議固定議題
2)一線參與:簡化指標展示形式(如用紅綠燈標識健康狀態)
3)系統整合:打通MES/CMMS/ERP數據孤島
4)激勵機制:OEE提升部分的5%用于團隊獎勵
第三講:實施——TPM實施步驟與工具應用
一、實施步驟
1. 高層承諾
2. 與啟動組建跨部門團隊
3. 制定基準(OEE測量)
4. 開展自主維護活動
5. 標準化與擴展
二、關鍵工具
1. OEE(設備綜合效率):可用率×性能率×良品率
2. 5S管理:整理、整頓、清掃、清潔、素養
3. 可視化看板:故障記錄、維護進度可視化
案例1:《從“救火式維修”到“零故障生產”——XX汽車零部件廠TPM實踐》
案例2:某制造企業導入TPM后,換線時間從60分鐘縮短至15分鐘
第四講:破障——TPM的挑戰與應對
一、TPM實施的5大常見挑戰與精準對策
1. 員工抵觸
對策:激勵機制、文化宣導
2. 數據收集困難
對策:數字化工具如IoT
3. 跨部門割裂——生產與維修對立
對策:三步破局法:目標對齊、流程嵌入、組織變革
4. 短期主義——追求立竿見影
對策:數據防御制度防御文化防御
5. 知識斷層——缺乏系統培訓
對策:標準化、數字化、傳承機制
二、TPM成功的3大關鍵要素
1. 基石:領導支持
反面案例:某廠因廠長不參與晨會點名,項目3個月流產
2. 支柱:持續培訓——分層教育體系
1)高層:戰略解讀
2)中層:項目管理
3)基層:實操技能
3. 路徑:試點推廣
——試點選擇標準
1)高價值設備(如瓶頸工序)
2)有變革意愿的班組(班長為TPM積極分子)
推廣節奏:試點3個月 → 提煉標準化模板 → 同類設備復制 → 全廠鋪開
案例:某企業從1條線起步,6個月覆蓋全車間
三、行業特異性挑戰補充
1. 離散制造業(如機械加工)
2. 流程行業(如石化)
3. 勞動密集型(如紡織)
建議:建立「新員工72小時TPM速成培訓」
小組討論:列出您部門推行TPM的TOP3障礙,并匹配對策
第五講:深化——設備效能提升與自主維護
總結:TPM是“人+設備+流程”的系統工程,需長期堅持
互動提問:您認為我們當前設備管理的最大瓶頸是什么?如何推動一線員工參與自主維護?
一、當前設備管理的最大瓶頸分析
1. 瓶頸TOP3及根因
瓶頸排名:數據孤島、人才斷層、短視維護
2. 行業特異性瓶頸
1)離散制造:多型號設備標準化難(如汽車零部件廠有15種品牌CNC)
2)流程行業:連續生產與停機維護的矛盾(如化工廠大修窗口<72小時/年)
3. 破局方案
1)數字化轉型
2)知識工程
3)考核改革:將OEE納入生產部門KPI
二、推動一線員工參與自主維護的7大策略
1. 認知重塑:讓價值可見
2. 降低參與門檻
3. 游戲化激勵
4. 自主權下放
5. 問題驅動參與
6. 能力建設
7. 領導示范
分組討論:“如果給你¥5000預算提升AM參與度,你會怎么花?”
聯系電話:4006-900-901
微信咨詢:威才客服
企業郵箱:shwczx@shwczx.com
深耕中國制造業
助力企業轉型
2021年度咨詢客戶數
資深實戰導師
客戶滿意度
續單和轉介紹